[釘科技說產品] 相對于其它消費電子產品,智能手機顯得要活躍許多,事件、概念、專利在近幾年層出不窮,“唯有變化不變”在這個行業(yè)體現地淋漓盡致。當然,對于消費者而言,最直觀還是外觀設計。
A面,持續(xù)地進行著一場屏占比革命:“額頭”和“下巴”逐漸收窄,邊框不斷“消失”,視野增大,整機體積向“小巧”回歸,近兩年尤為吸引關注的,便是“全面屏”的標配化,特別是在今年,屏幕尺寸向90%以上上探。
一些廠商也想在這個過程中玩出特色,因此就出現了為數不少的“異形屏”,“劉?!薄八巍薄懊廊思狻备髯允斋@了擁躉。此外,攝像頭、傳感器的位置等也有所變化,或由“額頭”處被移至“下巴”處,或者經由“隱藏式”設計在不使用時難以被發(fā)現。
“全面”之后,廠商也在尋求滿足用戶對更大視野的需求,同時要在輕薄化上實現平衡。就此,“折疊屏”被提上日程。在釘科技看來,這個階段,A面屏幕有極大的可能再次作為智能手機變革的決定力量,就像2007年第一代iPhone出現,功能機相對轉向“小眾”一樣。
與A面的變化相比,B面的改變很多時候并不被特別關注。但很多朋友應該會記得,在約三四年前,智能手機的金屬機身曾經被津津樂道,此后更實現了“千機一背”,如果不看攝像頭的位置和數量,不看logo,智能手機產品幾乎有著同樣的“背影”。
但從今年下半年來看,金屬機身正在離我們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它的“前代”——玻璃。相比金屬,玻璃當然有可能營造出更炫酷的光效,而在信號接收和握持上,玻璃的相對優(yōu)勢更明顯,盡管在機身防護上它會稍遜一籌。
與蘋果iPhone類似,新近發(fā)布的旗艦產品幾乎都采用了玻璃機身,這很難說不是由上游供應商供貨變化引起的,但也說明了用戶對于“不變”的厭倦,盡管玻璃裝飾一種“回歸”。
從塑料到玻璃到金屬再到玻璃,我們看到的貌似依然是蘋果用什么就帶火什么,那么,金屬機身要說再見了嗎?或許蘋果會帶動它再見,又或者那個時候,國產手機已經“戰(zhàn)勝”蘋果了?
(釘科技原創(chuàng),轉載務必注明出處)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