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科技報道]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是IOT時代最重要的發(fā)展方向之一。但如何讓機器人變得既聰明又安全,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這就是一項難度極大的課題。昨天,一家名為達闥科技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向外界展示了他們的最新研發(fā)成果——云端智能機器人平臺,并宣布獲得1億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富士康在內的諸多產業(yè)和機構方。
一家創(chuàng)業(yè)僅有2年的公司,憑什么可以做這項看似十分宏偉的平臺型技術業(yè)務呢?又憑什么獲得軟銀、富士康等巨頭的青睞?
據釘科技了解,達闥科技成立于2015年初,由前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博士創(chuàng)立。達闥科技在云端融合智能、高速安全網絡、以及安全智能終端和機器人控制技術等前沿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發(fā),率先提出并構建了結合人工輔助和機器學習的云端融合認知計算平臺(HARI),并迅速應用到了導盲等具有重大意義的領域。
達闥科技正在部署一個全球覆蓋的高速安全骨干網(VBN);并研發(fā)了全球首款專門為云端機器人打造的云端智能控制終端,“DATA”系列產品。依靠這些核心技術,達闥科技實現了獨創(chuàng)的移動內聯網云服務(MCS),為云端機器人的遠程操控構建了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同時,也為實現下一代企業(yè)移動信息化提供了關鍵的“云網端”安全架構,這將給全球移動終端,智能設備,和物聯網產業(yè)帶來了革命性突破;該項技術已經在金融、醫(yī)療、黨政軍、公檢法司、大型制造業(yè)等多個行業(yè)內獲得用戶的廣泛認同。
那么,此次發(fā)布的云端智能機器人平臺有何特點?
據介紹,通過該平臺所提供的移動內聯網云服務MCS,可實現端到端的安全隔離。在發(fā)布會上,達闥展示了全球首款云端智能控制終端DATA,該終端將作為機器人實體和云端大腦之間的連接器;同時啟動了云端導盲機器人META項目,這將是達闥科技首款智能機器人應用實體。
云端智能機器人平臺和部分架構已經投入了商用。例如,達闥云端智能控制終端(DATA)已經被部分企業(yè)試用,并將于四月份接受公開預訂;移動內聯網云服務已經在中再保險、金地集團等客戶處建設完成并應用;達闥與房山區(qū)政府合作建設的云端導盲機器人協同研發(fā)中心也會從三月份開始,為視障人士提供試點服務。
達闥科技相信機器人時代的終極形態(tài)一定是人形機器人,但是要模擬一個人類大腦的神經元構成,需要100萬倍體積的電子元器件才能勉強做到。這意味著人類很長時間內都無法把如此巨大的“機器大腦”放在機器人肩膀上。云端智能機器人才是機器人的必有之路。從實現上,達闥科技的技術演進將從非人形的垂直服務機器人開始。因為,達闥科技對服務機器人的定義是在一定功能和能力能夠代替人的角色的智能機器,實際上,很多這樣的機器人都不一定需要是人形的。隨著技術進步,逐漸實現通用性的人形機器人。
網絡,無法觸摸;云端大腦,可見不可知。所以,如果是非專業(yè)人士參與此次發(fā)布會,想要切身體驗到“云端智能”,或許只能通過達闥科技的全球首個基于達闥云端智能機器人架構的導盲頭盔(META)。
META將是達闥第一款云端智能穿戴設備,META將以頭盔的形態(tài),為視力障礙人群提供人臉識別,物體識別,路徑規(guī)劃,避障等服務。
“用戶戴上云端智能機器人架構的導盲頭盔,閉上眼睛,也能夠安全地規(guī)避障礙物以及正常行走?!边_闥科技一位發(fā)布會組織人員介紹說。
這當然只是達闥科技走向“云端智能”的一小步。達闥科技對未來云端智能設想的畫面是這樣的:當你在家中時,當清晨的陽光從窗戶穿過,家庭服務機器人已經準備好了早餐;當你在在工廠,工業(yè)機器人有條不紊地工作,并可以將生產數據傳輸到云端;當你在醫(yī)院,借助醫(yī)療機器人,復雜的內科手術得以實施,術后保健方案隨后出具。這樣的情景不限于家中、工廠和醫(yī)院,將在各行各業(yè)出現。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