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護理小家電領域,外資品牌長期以來一直占據著主導優(yōu)勢,其中尤以戴森的吹風機和飛利浦、歐樂B的電動牙刷為代表。然而,隨著國產品牌的快速成長,這一市場格局正在發(fā)生變化。
近年來,從高速吹風機到電動牙刷,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不僅在產品質量和技術上與國際大牌并駕齊驅,更是在市場份額上實現了顯著的增長。其中,徠芬和usmile等品牌成為了這一趨勢中的佼佼者。
在今年的618購物節(jié)期間,徠芬全網銷售額突破5.3億元,同比增長60%,其中高速吹風機銷量超過了105萬臺,排名第一。這個曾被視為“戴森平替”的品牌,在市場表現上已經實現了對戴森的超越,這標志著國產品牌不僅在產品層面與國際品牌競爭,更是在市場份額上的正面交鋒。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2019年創(chuàng)立并在2021年上市的品牌,上市當年的全年GMV僅為1.3億元,而到了2023年底,這一數字已經飆升至30億元,業(yè)績實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電動牙刷市場同樣見證了國產品牌的崛起。據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yè)協會發(fā)布的數據簡報,2023年1月至6月,usmile在電動牙刷類別中超越了飛利浦,而飛科的同比增長達到了95.1%,成功躋身前五名。前五名的品牌依次為usmile、飛利浦、歐樂B、米家和飛科,分別占據了26.6%、22.3%、9.6%、4.7%和4.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六至第十的品牌分別是舒客、拜爾、福派、松下和IMask。
到了2024年,市場格局進一步變化,國產品牌在前十名中的位置繼續(xù)向前推進。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1-6月,電動牙刷網絡零售額排名前五的品牌是usmile、徠芬、飛利浦、歐樂B和米家,占比分別為25.6%、16.2%、15.1%、8.8%、4.4%;排名六到十位的品牌分別是飛科、舒客、拜爾、華為和小米。
這些國產品牌因其親民的價格被稱作“國產平替”,那么它們打破國際品牌的“神話”,僅僅依靠價格優(yōu)勢嗎?
事實上,在當前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的時代,僅憑價格優(yōu)勢很難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更不用說長期保持市場優(yōu)勢。真正的關鍵還在于技術創(chuàng)新和服務體驗的優(yōu)化。
以徠芬為例,其不僅在核心技術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研發(fā)出轉速高達11萬轉/分鐘的高速無刷電機,可吹出每秒23.65米的超高風速,為用戶提供優(yōu)質體驗。與此同時,徠芬還注重產品細節(jié)設計,例如:蜂窩導風嘴均勻送風,不會噴頭發(fā);一體化波導技術,風噪低至59分貝;人體工學手柄,長時間吹干也不費力等等。
在電動牙刷領域,徠芬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技術路線——大幅掃振一體技術,在清潔能力上提供了創(chuàng)新體驗。不同于傳統的聲波式或旋轉式電動牙刷,掃振電動牙刷在刷毛高頻振動的同時,刷桿也能大幅掃動,這種模式被認為能提供更高效的清潔效果。據公開信息,徠芬掃振電動牙刷上市首月銷量超過13.5萬支,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
usmile則專注于智能化發(fā)展,推出了帶有智能顯示屏的產品,為用戶帶來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便利。其中,usmile在人機交互方面的創(chuàng)新尤為突出,顯示屏的嵌入使用戶能夠實時了解刷牙狀態(tài),骨傳導技術則讓用戶在刷牙時能感受到清晰的反饋,而AI智能匹配則根據用戶的刷牙習慣提供個性化的清潔方案。此外,語音自定義和驚喜主題等設計,更增加了產品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使用戶在享受高效清潔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愉悅的使用體驗,讓刷牙不再無聊。
除了不斷創(chuàng)新產品,國產品牌在售后服務方面也表現得更為細致周到,比如提供更長的保修期和更多的定制化服務選項,這些措施極大地增強了消費者的信任感和忠誠度。同時,國產品牌也更加了解本土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能夠推出更加符合國人使用習慣的產品。例如,根據不同年齡段和口腔健康狀況的用戶需求,開發(fā)針對性更強的產品線。
由此可見,國產品牌的成功遠非“平替”二字所能簡單概括。它們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持續(xù)的技術創(chuàng)新以及服務體驗的不斷優(yōu)化,逐步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與青睞。隨著國產品牌持續(xù)發(fā)力,我們期待未來在市場上可以看到更多國產品牌的身影,也希望國產個人護理小家電品牌能夠像清潔電器一樣,走出國門,在海外市場大放異彩。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