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屏手機高速增長,開啟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游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縱觀手機發(fā)展史,直板智能手機憑借革新的產品體驗替代了傳統(tǒng)功能手機并成為主流產品形態(tài),但歷經多年的迭代和發(fā)展,如今直板智能手機的硬件配置和功能體驗陷入發(fā)展瓶頸,用戶的換機動力下降,換機周期也進一步延長。 此外,直板智能機的尺寸發(fā)展受用戶便攜性需求的制約,無法真正意義上滿足用戶對于大屏的需求;而折疊形態(tài)手機在保證便攜性的同時,更大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的大屏需求,因此折疊屏成為智能
2023-08-22 08:54:47
來源:通信世界全媒體 孫永杰??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縱觀手機發(fā)展史,直板智能手機憑借革新的產品體驗替代了傳統(tǒng)功能手機并成為主流產品形態(tài),但歷經多年的迭代和發(fā)展,如今直板智能手機的硬件配置和功能體驗陷入發(fā)展瓶頸,用戶的換機動力下降,換機周期也進一步延長。

此外,直板智能機的尺寸發(fā)展受用戶便攜性需求的制約,無法真正意義上滿足用戶對于大屏的需求;而折疊形態(tài)手機在保證便攜性的同時,更大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的大屏需求,因此折疊屏成為智能手機行業(yè)發(fā)展新的機會點。

市場低迷,折疊屏手機開辟新賽道

眾所周知,自2017年起,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開始下滑,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頭部手機品牌進一步豐富自身的產品線,布局線下、線上銷售渠道,使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品牌集中。頭部手機品牌逐漸將產品重心轉向中高端市場,并致力于在旗艦手機上取得突破,借以提升產品力和品牌力。2022年,頭部廠商紛紛進入折疊屏“賽道”,開啟了各自的“雙旗艦”戰(zhàn)略。

事實是,僅在2022年,中國市場上市的折疊屏手機機型數(shù)量就達到了15款,涵蓋了從內折疊到外折疊,從左右折疊到上下折疊的不同類型,而隨著更多國產品牌的加入,折疊屏手機的競爭格局正悄然發(fā)生變化,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也由此進入多品牌競爭時代。

Canalys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為1420萬部,其中三星的出貨量接近1200萬部,華為排名第二,出貨量不到200萬部,而OPPO、vivo、小米和榮耀在2022年的出貨量合計不足100萬部。2023年折疊屏手機銷量更是有增無減。

據(jù)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報告,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為250萬部,同比增長64%;而同期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4.2%。報告中還提到,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108萬部,同比飆升117%。

正是由于折疊屏手機市場的“爆炸式”增長,未來或有更多品牌布局折疊屏手機,其種類也將增加。那么折疊屏手機何以成為智能手機的“新賽道”?

艾媒咨詢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接近八成的受訪用戶因為娛樂的需求而購買折疊屏手機。不可否認,從傳統(tǒng)手機到折疊屏手機,同一款應用的使用體驗也在升級。以微博為例,折疊屏手機中的微博有“3倍熱搜”的視野,還對懸停狀態(tài)進行了適配。一直以來,在手機更新迭代的進程中,屏幕的變化是最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據(jù)統(tǒng)計,智能手機屏幕已從2010年的3.5英寸增長至如今的6英寸甚至6.5英寸,以16:9的屏幕比例計算,顯示面積增長近200%。

有分析師認為,折疊屏手機作為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集合體”,拓展了用戶大屏顯示的使用場景,刺激了用戶換機需求。直板智能手機的屏幕尺寸已接近極限,折疊屏手機的出現(xiàn)可解決屏幕尺寸與單手操作便利性及便攜性之間的矛盾。同時,外觀升級打造了差異化的形態(tài),而科技感及高端感也是潛在購機人群關注折疊屏手機的重要因素。

除了屏幕外,折疊屏手機在性能方面也開始向直板智能手機看齊。比如,華為Mate X2在折疊屏手機里首次配置了潛望式長焦鏡頭;vivo “X Fold”“X Fold+”采用了定制移動平臺和蔡司四攝等。

中國與全球市場大不同,國內廠商內卷嚴重

雖然頭部手機廠商去年紛紛涌入折疊屏手機市場,但相關廠商在全球和中國市場的表現(xiàn)卻大相徑庭。

以今年第一季度為例,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為250萬部,中國市場為108萬部,其中三星全球市場份額高達63%,出貨量為158萬部。而在國內市場,三星折疊屏手機的銷量只有28萬部左右,其余市場份額均被國內廠商占據(jù)。由此看來,國內手機廠商的海外市場份額只有8%,意味著國內廠商的折疊屏手機基本都是在國內市場銷售的,“內卷”程度可見一斑。

而“內卷”的直接結果就是不可避免的同質化競爭。主要表現(xiàn)在內屏多為8英寸左右,外屏多為6英寸以上,芯片、影像、屏幕與續(xù)航等方面差別不大,功能和體驗也大同小異。

以屏幕為例,早期的折疊屏手機,各家廠商都在“卷”鉸鏈、“卷”折痕,希望通過獨家技術,使折疊屏手機做到與直板智能手機相當?shù)氖褂皿w驗。而現(xiàn)在,手機廠商的新“內卷”方向是外屏。

不可否認,手機廠商做折疊屏手機外屏的邏輯是分擔內屏的壓力、提升實用性,但豐富的功能,往往會將人們的注意力放在外屏上,而品質堪憂的顯示面板也無形中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假如所有功能都被外屏承擔,那么用戶自然會減少使用支撐主流使用場景的內屏,那折疊屏的價值又如何體現(xiàn)呢?

基于上述折疊屏手機在使用邏輯上的悖論,為了打開市場,折疊屏手機的價格開始不斷下探,此前市場上還是一眾萬元折疊屏手機時,OPPO 就將Find N2的起售價定為7999元,跨過了萬元以下的門檻,而摩托羅拉發(fā)布的moto razr 40系列產品售價更是3999元起,與中高端直板智能手機價格相近。

不過,當國內廠商瘋狂“內卷”折疊屏手機市場時,此“內卷風”卻未能吹到海外市場,導致國內廠商在海外市場的整體表現(xiàn)乏善可陳,三星仍一家獨大。究其原因,還是三星技術底蘊深厚,產業(yè)鏈優(yōu)勢突出。

與華為、OPPO等廠商不同,盡管Galaxy Z Fold和 Galaxy Z Flip系列已經迭代至第四代,但三星在折疊屏手機上依舊堅持采用U型鉸鏈的設計,并在耐用性、折疊效果、輕量化等方面不斷對其自研鉸鏈進行優(yōu)化,例如Galaxy Z Fold4搭載的折疊屏鉸鏈較上一代減少了60%的元器件數(shù)量,重量相應減少了15%。

同時,三星也是率先將超薄柔性玻璃(UTG)應用到折疊屏手機上的廠商,得益于三星在顯示領域的成熟技術和產業(yè)鏈優(yōu)勢,UTG和柔性OLED在綜合性能表現(xiàn)方面均是行業(yè)頂尖水平,能夠最大化發(fā)揮折疊屏手機的“大屏”特性。

因此,下一階段拓展海外市場才是國內廠商擺脫“內卷”、提升產品競爭力的關鍵。

折疊屏手機主流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

雖然折疊屏手機增長迅猛,但要想在未來成為主流機型,依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

眾所周知,行業(yè)“內卷”的結果通常是產品配置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多、體驗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低。而折疊屏手機卻偏偏相反,配置和功能確實提升了,但價格卻水漲船高(個別機型除外,例如上面提到的moto razr 40系列產品),用戶體驗也沒有多大提升。

據(jù)GfK中國零售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3年1月,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均價為9559元,雖較2022年同期的1.14萬元有所下探,但價格仍處于較高位,超過主流消費者的預算。

另據(jù)CINNO Research統(tǒng)計,2023年1月,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15000元以上產品銷量占比12%,同比大幅下降26個百分點;10000~14999元產品銷量占比從2022年同期的12%下降至7%;5000~9999元產品銷量占比同比大幅增長31個百分點,至81%。

其實不僅是中國市場,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一項消費者研究顯示,在美國月收入10000美元(約合人民幣7萬元)及以上的受訪者中,僅有41%會選擇折疊屏手機作為他們下一次換機時的首選。由此可見,價格目前仍是制約折疊屏手機成為主流機型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價格外,在技術和體驗層面,折疊屏手機也面臨挑戰(zhàn)。以體驗為例,艾媒咨詢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67.5%的受訪用戶不購買折疊屏手機的原因是擔心其頻繁翻轉帶來的質量問題,59.5%的受訪用戶則因“價格貴”沒有購買;對于折疊屏手機的期待,65.1%的受訪用戶表示期望折疊屏手機的硬件或軟件能夠得到比直板手機更好的改進。

簡而言之,屏幕質量、鉸鏈設計、防塵、售后質保等問題也是制約折疊屏手機成為主流機型的重要因素,并極大地影響了用戶的購買意愿。而這背后則是因為折疊屏手機的技術尚不成熟。

例如,鉸鏈是影響手機折疊平整度、開合順滑度的關鍵部件,雖然目前手機廠商都聲稱自己在鉸鏈方面的創(chuàng)新已經彌補了折疊屏手機的“折痕”短板。但事實卻是,直到今天,作為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老大的三星依然在測試新鉸鏈,以使屏幕更薄且折痕更小。

此外,折疊屏的大尺寸屏幕勢必給電池續(xù)航造成更大壓力,現(xiàn)有產品的常規(guī)解決方案是搭配兩塊電池來提高續(xù)航能力,這也導致折疊屏手機比直板手機厚重,日常握持體驗大打折扣。而在生態(tài)方面,當折疊屏手機展開時,系統(tǒng)軟件及交互邏輯還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目前可以適配大屏的APP覆蓋面較窄,只有軟硬件的合理適配才能最大化折疊屏手機的價值。

目前全球經濟環(huán)境低迷影響智能手機需求,今年市場規(guī)模預計低于12億部,但市場的焦點會轉向折疊屏手機。集邦咨詢認為,2023年折疊屏手機預計出貨量將達到1980萬部,增長率高達55%。但整體來看,2023年折疊屏手機的市場滲透率約為1.7%,2027年有望提升至5%。下一階段,就看手機廠商如何應對挑戰(zhàn),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機遇。

*本文刊載于《通信世界》

總第925期 2023年8月10日 第15期

原文標題:《折疊屏手機高速增長,開啟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游戲”》

最新文章
1
操作系統(tǒng)大會2025即將召開,開啟智能時代操作系統(tǒng)新篇章
2
數(shù)據(jù)全面精細升級,彩電下沉渠道旗艦店數(shù)據(jù)洞察
3
開機容易看電視難,智能電視強制廣告以及收費亂象依舊
4
廚電:市場越復雜,破局的答案就越直接
5
小米10月電視出貨量近60萬臺 一家超長虹、海爾、康佳三個品牌
6
荷蘭有讓步跡象:全球車企已收到首批中國安世芯片
7
重磅更新!米家11正式版App開始推送:新增場景控制頁面 一鍵控全屋
8
結構升級背景下,電視行業(yè)如何跳出同質化內卷?
9
彩電三季度出貨量不到5000萬?奧維和TrendForce給出了不同判斷
10
募資29億資金!維信諾將迎國資控股股東,OLED產業(yè)格局再生變
11
安謀科技Arm China閃耀2025全球計算大會|賦能綠色算力,加速AI普惠
12
安世風波引發(fā)汽車缺芯浪潮,聞泰或將取得主動權?
13
價格繼續(xù)下跌,11月上旬TV面板以及整機價格普降3美金
14
雙11電視選購攻略:買AI電視需要注意什么?
15
夏普跨界造車,一場“移動客廳”的豪賭
16
空調“鋁代銅”從爭議到落地還有多遠?
17
又一經典品牌淡出?索尼Xperia手機或已悄然退出中國市場
18
華為Mate 70 Air維修備件價格公布:換主板2499元、紅楓鏡頭299元
19
存儲瘋狂漲價讓手機廠商壓力激增:蘋果最無視 1TB內存價差達4000元
20
命名相同!從OLED到Micro RGB,LG和三星構筑了“默契同盟”
關于我們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商務合作
  • QQ:6114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