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科技觀察] 日前,以網絡直播起家的映客,宣布進行品牌和戰(zhàn)略方向的升級。業(yè)務端全面向元宇宙轉型,并簽約虛擬人“映映”為映宇宙品牌代言人,同時將映客互娛集團更名為映宇宙。
這一番操作看起來有“跟風”Meta之嫌,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即便是跟風在時間上也略晚,但好在元宇宙概念過于宏大,大多數企業(yè)實際上都還沒有真正做好準備或者找到落地的抓手。
映宇宙打算怎么做呢?據報道,映宇宙的目標是,在原有社交優(yōu)勢基礎上,全面加大對元宇宙科技元素的融入,突破次元壁,創(chuàng)建無數個“社交新次元”的矩陣式小星球,用全新技術搭建更豐富、多維的社交場景,滿足用戶更細分的社交需求。
目前,映宇宙已推出數款元宇宙的獨立場景及相關產品,包含映客直播的沉浸式KTV功能“全景K歌”及元宇宙戀愛社交產品“情侶星球”。另外,公司也在研發(fā)打造海外3D虛擬形象社交產品The Place,主要面向歐美地區(qū)的Z世代用戶。
《釘科技》注意到,映宇宙的上述布局,其實基本都在圍繞社交場景來布局。這樣的布局其實并不意外,因為目前在映客三大業(yè)務當中,社交業(yè)務占比最大。
據映客財報顯示,映客2021年營收91.8億元,同比增長85.4%;稅后凈利潤約4.3億元,同比增長113.1%。集團旗下產品主要覆蓋直播、相親、社交三大板塊。其中,社交產品2021年營收57.4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62.6%;直播產品與相親產品的業(yè)務營收分別為25.6億元及6.1億元,占總營收分別為27.9%和6.7%。
其實,在《釘科技》看來,直播和相親也可以屬于大社交的范疇,因此轉型前的映客本質上可以算做是一家社交公司。而轉型為映宇宙后,社交必然是要繼續(xù)鞏固和發(fā)展的重點業(yè)務。從公開的信息來看,映宇宙是要把社交場景進一步平臺化、虛擬化、娛樂化。
但這并不容易。從全球來看,2021年臉書更名為Meta,全面進軍元宇宙,就已經宣告元宇宙必定是巨頭的盛宴,中小企業(yè)很難成為平臺級企業(yè)。而如果不能成為平臺級企業(yè),就只能在垂類市場進行挖掘,但映宇宙所重點布局的社交領域,恰恰是Meta、TikTok等巨頭不可能錯過的市場。在國內市場,百度、字節(jié)、騰訊等巨頭也都在蓄力元宇宙,游戲、社交、直播等看得見的大市場,中小企業(yè)幾乎難覓機會。
總之,元宇宙或許是繼移動互聯(lián)網之后最大的市場機會,但還是那句話,這是巨頭的盛宴。如果未來能成為巨頭元宇宙生態(tài)的一部分,或許就已經是中小企業(yè)的最好歸宿了。(釘科技原創(chuàng),轉載務必注明來源:釘科技網)
- QQ:61149512